于都三中 2015-2016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一、选择题(每小题 2 分,共 24 题,共 48 分) 1.图 1 所示的唐朝城市中,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的是 A.① B.② C.③ D.④ 2.费孝通在《乡土中国》中说“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,我从墓碑上 去重构每家的家谱,清清楚楚的,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。乡村里的人口 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,一代一代地下去,不太会有变动。 ”造成材料中 “乡村里的人口……不太会有变动”的经济因素是 A.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.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B.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D.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[Z-xk.Com] 3.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“能节制生产,毋使有羡不足”的优点,又有 “独占一业,莫之与竞,则 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”的缺点。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A.手工工场 法。通商贸易 没有按规则出牌,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。作者论述的是 A.洋务运动 B.戊戌变法 C.辛亥革命 D.三大改造 B.机器工厂 C.股份公司 D.垄断组织 4.张鸣教授在《重说中国近代史》中说: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,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 5. 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: “失去辫子,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,于是,时兴起戴帽 子。……据说, 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,仍然供不应求。 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 可能是 A.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C.洋务运动期间留长辫不利于机器操作 6.票证是鲜活的历史。图 2 能反映出当时中国 ①社会上崇尚勤俭节约 ③生活必需品定量供给 A.①②③ B.②③④ ②日用物资比较匮乏 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.①②④ D.①③④ B.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尚的变革 D.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 7.下表是《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》 。以下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年代 生产总值年增长率(%) 1981 1.9 1982 2.5 1983 3. 6 1984 6.8 1985 3.4 1986 2.8 1987 3.4 A.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“黄金时期” [Z-xk.Com] B.反映出经济“滞胀”局面未得到扭转 C.反映出 “混合经济”带来了新效应 D.反映了“新经济”模式推动持续增长 8.关于下列图中两项水利工程的叙述,正确的是 A.都为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 C.都是专制集权政治的产物 用。这一 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.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C.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续前进,四位 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: B.都由国家投资和组织修建的公共工程 D.是美英两国工业化的重要成就 9.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 1931 年世界形势时认为,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 B.垄断组织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.苏联两个“五年计划”取得重大成就 10.有一则笑话讲道: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,铁轨到了尽头,火车停下。为了使火车继 ①“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,火车继续开! ” ②“把火车拆了,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!” ③“给我调 100 万劳改犯来,修不通铁路,统统枪毙! ” ④“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,修铁路,直通共产主义! ” 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。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 措施的是 A.① 国家转移投票 权的改革方案,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 2.77%提高到 4.42%,一举超越德国、英 B.② C.③ D.④ 11.据报道,2010 年 4 月 25 日,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