阶 段 一 阶 段 三 第 15 课 阶 段 二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习目标: 1.了解 1929-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1.重点:经济危机的影 响;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 的原因、 特点和影响,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。 影响。 2.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,认识罗斯福新 2.难点: 罗斯福新政的特 政的特点, 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 点及评价。 成中的作用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1 1.原因 1929-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(1)根本原因: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,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 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生产的盲目性,超出了市场的需求。 (2)具体原因 供给与需求 的矛盾更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使固有的 _____________ 加突出。 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,对市场不加干预,使供给与 ②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___________ 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。 股票 投机过度。 (3)直接原因:_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.标志 1929 年 10 月 24 日,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。 3.表现 银行倒闭,企业破产,生产下降,失业剧增。 4.特点 资本主义 国家,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。 (1)波及范围广:迅速波及所有__________ (2)持续时间长:持续时间长达四年。 (3)破坏性大: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,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 2 500 亿美 元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5.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造成的损 (1)经济破坏严重: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比___________________ 失还要严重。 转嫁危机 的办法, (2)国际关系恶化: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以邻为壑、 ___________ 货币贬值 ,加深了危机,国际关系日趋恶化。 提高关税,实行___________ 资本主义 制度产生了怀疑;法西斯主义 (3)引发政治危机:人们对整个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;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[ 课中思考] 阅读教材 P68[ 课中思考题] ,思考: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,买不 了那么多产品,可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。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 问题? 【提示】 资本家为利润所驱使,盲目扩大生产,使得生产和销售之间的 矛盾日益尖锐,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存在着 严重的矛盾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2 1.背景 罗斯福新政 自由放任 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。 (1)危机爆发后,胡佛政府的___________ 摆脱经 (2)1933 年, 富兰克林· 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, 首要任务是尽快_______ 济危机 。 _______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.内容 措施 整顿________ 财政金融 活动 内容 信贷 整顿银行、 统制货币、 改革银行体系, 恢复银行正常的_______ 全国工业复兴法 》等法案,制定公平竞争法 国会通过了《_________________ 最高 调整工业 ____生产 规, 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; 规定了最低工资和______ 工时 ____的标准,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 减少 政府 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 _____耕地面积和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