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1 )坐要正,肩要平,背要直,身子和头部不能歪,更不要低; 两眼距桌面约一尺,前胸距桌沿约三寸。 (2)执笔要正,笔尖应直向前,切忌内斜,(只要掌心放平些,笔 尖就自然向前);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。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, 就写不好捺,写不好横,写不好钩,很难顺手,甚至每写一笔,就 得挪动一下右手。同时,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,二无韵律,字形也 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(3)笔杆的斜度,写大字拿笔往上些,笔杆斜度要稍大,写小字往 下些,笔杆斜度稍小。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,超过这个 部位,写出的笔画,不是拘泥,就是呆板。笔杆斜度不适当,笔速 要受到局限的,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、神韵的字形来,因此不应倾 斜“虎口”处。 (4)握笔要轻松,运笔才自如;握笔太紧,写出的字,不能开阔大 方。据在中学讲课所见,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,就有四十五人拿 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,大学里也是这样,正是这个缘故,这些同学 写出的字,钩不象钩,捺不象捺,笔画全是平拖堆砌。
点:凌空取势,起笔轻落,右下重按即收, 成下俯之势(如:宇、冷、洛、烈)
横:起笔略顿,运笔略向上斜约5~7度, 收笔稍顿后回收(如:上、下)
竖:起笔稍顿,均匀用力下行,提笔出峰 或回峰笔力送到笔端,成针状或露珠状 (如:中、山、午、木)
挑(提):起笔作顿,然后迅速向右 上出峰,峰与下笔相呼应(如:打、 提)
撇:起笔重顿,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, 干净利落,舒展有力,末端出峰,行笔 斜度要因字取势(如:人、大、天)
捺:轻落笔后向右下行,力量逐渐加大, 至捺脚处顿笔平出峰(如:大、天、文)
竖提:由竖画和提画组成,也叫右上 钩。竖长提短,竖可稍向右挺,提画 顿笔有力,折角约30度(如:切、比)
横钩:起笔做横画,横末顿笔,转笔 向左下出钩,出钩干脆有力(如:买)
竖钩:起笔略顿,向下行笔,宜直而 挺腹,使竖画挺拔有力,出钩略顿后 向左上挑出(如:水)
弯钩:起笔轻落,重笔下行,略弓 背,然后顿笔出钩,峰势与下笔呼 应(如:狗)
斜钩:顿笔向右下行,中部笔画 略细,下部折笔向右上出钩,出 钩要含蓄而有力(如:戈)
卧钩:轻入笔后向右弧形行笔,由 轻到重,出钩与下笔呼应,书写时 注意弧度(如:心)
竖弯钩:落笔下行,圆转至钩处, 略顿出钩,如“鹅”浮于水。 (如:匕)
横折:起笔做横画,转折处略顿, 转换行笔方向,而折向下写竖,使 折角成方折。(如:马)
竖折:起笔作竖画,转折处略顿 转向右行,行至末端收笔(如: 山)
撇折:一种是撇出后折笔上行, 另一种是撇除后向下折笔写点 (如:么)
撇折点:先写短撇,撇端折笔向右 下行笔,逐渐加重力度,底部顿笔 回收。(如:女)
横折弯:由横折和竖弯组成,横折均 等,上折下弯,角度约90度,不能写 成上翘或出钩(如:朵)
横折提:短横略向上斜,折角宜方, 转笔向下行笔,至底端顿笔向右上提, 应横短竖长,提画尖锐,夹角要紧。 (如:说)
横折钩:横略上斜至末端,折角顿 笔成方形,至底部再顿笔向上方迅 速提笔出钩(如:习)
横撇弯钩:横略向上,折笔写短撇, 撇端折笔向右下做弧,弧末用力顿笔 出钩,整体呈斜势(如:队)
横折弯钩:先写短横,至末端顿笔, 然后向左下行笔写竖弯钩,注意弯曲 自然,出钩有力(如:几
横折折撇:短横略上,折角顿笔,顺 势向左下行笔,再折向右,往左下作 弧撇,撇画宜长一些(如:及
横折折折钩:横略上斜,折角宜方, 转笔左下行,再折笔向右,顿笔成方 角,再左下方行笔至底部出钩,应上 紧下松(如: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