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课 大战的后果
课程标准: 简述一战的后果,认识世界大战对人 类历史发展的影响。
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:
一.一战的性质 二.一战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后果和影响
一.一战的性质
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(依据?)
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列强都是为争夺霸 权和奴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权利参战,虽然 就局部而言,塞尔维亚、比利时等一些国 家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和抵御外族 侵略的意义,但它们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总 的性质。
1、厮杀了4年的大战结束了,你认为哪些资本主义国家的 一、直接影响 统治者应该愁得睡不着觉,为什么?
直接后果: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、你认为哪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偷着乐,喜得 合不拢嘴?为什么?
4年零3个多月(1914/7/28—1918/11/11) 战争历时 3、不管是应该愁眉苦脸的资本主义国家,还是应该喜上
眉梢的资本主义国家,他们都有一个寝食难安的心病,你 参战国家 31个(协约国27个,同盟国4个) 认为应该是什么?
战争范围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4、战争意味着破坏,但也意味着新生。哪些国家的独立
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?他们的母体各是什么国家?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1914—1918年大战以前,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
消耗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,覆盖地球上如此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阔的土地。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。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、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。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----[美]鲍德温《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》
一、直接影响: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二、间接影响:国际关系的变化
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: (一)、西欧的衰落
思考:一战后,欧洲相对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? (二)、美日迅速崛起 (三)、蓬勃兴起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(四)、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
三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
材料一 :战前: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.5亿英镑,1913年世 界制成品出口的60%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。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。 (1)经济:受到重创,一时难以恢复;在世界上的财 战后: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,1914-1918年 政金融地位不断下降,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减弱。 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%,1913-1920年欧洲制造业下降23%。
材料二: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,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。 英国首相劳合· 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:“在 (2)政治:社会动荡,激化了社会矛盾;发生一系列 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,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,而且是忿怒 革命运动。 和反抗的强烈意识,所有现存的政治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 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。”
材料三 “全社会人心都陷入了怀疑、沉闷、畏惧之中,好像失去 (3)精神上:人们失去战前的乐观主义,开始怀疑民 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,不知道前途怎生是好 主、自由、平等等观念。 ——梁启超《欧洲心影录》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、十分反常地 (4)国际关系: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。 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。到大战末时,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,而 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。 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,尤其是英国。 ——[美]斯塔夫里阿诺斯《全球通史》
根据材料归纳一战后美国与日本的变化,并指出其原因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 材料:战前,美国靠欧洲提供所需的资本。到1914年时,美国欠 出国;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;战后美国对国 欧洲投资者的债务约为40亿美元。然而,战争完全改变了这种关 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。
系,到1919年时,美国已成为一个借出款项达37亿美元之多的债 权国,到1930年时,这个数字已上升到88亿美元。到1929年时, 原因: 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.2%。 远离战场,本土未遭战火;参战前利用中立身份向 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,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。 双方提供军火、物资渔利;美国后期参战,捞取战利品 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。
1.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; 材料 日本在战争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,利用西 2.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,从农业国变成工 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,企图独占中国。日 业国,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。 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。 原因: 1.在大战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;2.利用西方列强无暇 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。
材料: 一个拯救福音正从东方传来。数百万死伤的人 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 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。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 命,柏林、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。伦敦、 巴黎和罗马街头也举行了示威游行。 (1)俄国十月革命 (2)分别爆发了德国十一月革命 和匈牙利革命,结果失败了,但 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; “拯救的福音”指什 么?举例说明这种潮 流是否成为了现实。
一战爆发后欧美革命运动的特点: 从起因看: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。 从性质看: 受十革影响,带有社会主义运动影响。 从目标看: 以反战为主要目标。 从影响看: 加速了一战结束。
材料: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:“这场用鲜血覆盖整 个欧洲的战争……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 识。……在过去几年中,一切都发生了变化。人们、观念和亚 洲本身都在改变。”
1、法国总督的话应验了吗?带来何种影响?其原因是什么? 2、结合课本找出欧洲还有哪些类似情况发生?
1、应验。一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。 影响:沉重打击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,奠定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。
原因:社会:列强的奴役与掠夺,激化民族矛盾; 经济与阶级:宗主国放松控制,引起本国民族工 业及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; 外部: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。 2、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,四大帝国分崩离析,诞 生捷克、波兰、南斯拉夫、匈牙利等一批独立国家。
摧毁的四大帝国
德意志帝国
俄罗斯帝国
奥匈帝国
奥斯曼土耳其帝国
欧洲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
三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
1、大战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; 2、大战促使政府机构职能改变,对经济加以 干预; 3、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,人民要求和 平的反战运动高涨,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 时;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影响的扩大。
归纳:大战的影响
对人类造成巨大的 物质和精神损害 严重削弱了帝国主 义和殖民主义的力 量。 俄国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的胜利。 客观上推动了科 学技术发展 重新确立了欧洲和远 东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社会主义和民族解 放运动的新时期 开创现代化战争的先河
双刃剑
造福人类
结合一战,谈谈我们应如何远离战争,更好发展?
1.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,增强和平意识; 2.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,树立联合国的权威, 完善国际法; 3.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,在合作 中竞争,在竞争中合作; 4.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; 5.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。 总结: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,和平的 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。维护世界和平是 全人类共同的责任!
小 结 客观原因: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原因 根本原因: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 具体原因: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直接原因: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: 马恩河战役 过程 东普鲁士战役 索姆河战役
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
1915-1916年: 凡尔登战役
1917-1918年: 美、中、俄、德 性质: 帝国主义战争 后果 结果: 改变国际格局(欧洲、美日)
影响: 技术、政府、思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