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课程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, 所有教学行为都应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,地理 教学也不例外。要实现这一目的,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,将课堂教学 目标由“关注知识”转向“关注学生”;教学设计由“给出知识”转向“引起活动”;教 学目的由“完成教学任务”转向“促进学生发展”, 转变角色, 激发兴趣, 激活思维, 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。 新课程 地理教学 学生发展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,形象直观的图表、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,贴 进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, 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。 面对这样的教材, 你该如何使用?又该怎样上课?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?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? 需要地理教师冷静、积极地不断反思,实施有效教学,打造高效课堂,才能适应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。 一、转变角色, 营造民主、平等、自由、和谐的学习氛围。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,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,教师再也 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, 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程度上,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、引导者、组织者和合作者。为此,我 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、平等、自由、和谐的教学气氛,形成一个无拘无 束的思维空间,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,来积极思维与想象。 每节课的开始,我总是对学生说:“这节课,让我们来共同研究,一起探讨 有关……的问题。”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……,总还有 点居高临下, 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。 上课期间, 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, 讲出思想的火花; 课堂提问经常问“你说呢?”“你认为呢?”“你的观点呢?”“你的 看法呢?”“还有不同的想法吗?”“再想想看?”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 点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“很好!”“太棒了!”“很有新意!”“你真会动 脑筋!”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。这样做,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。 二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,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,体验学习 的乐趣。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,依赖性很强,这就需要教师教 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, 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,体验到自主学习的 乐趣,有一定成就感,激发学习的兴趣。 在上“长江”一课时,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,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工备 课,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当老师,可以提问,可以补充,可以自由发挥。学生 的积极性很高,都做了充分准备,这从上课的情景就可看出。尤其是原初二(1) 班的几位同学,“老师”当的有模有样,小明同学把长江水系图画在黑板上,边指 图边讲,还画出长江流域一些大水电站的位置,并且编出顺口溜,形象、好记。 真是出人意料!台下的同学也纷纷举手发言,班级反应强调。我故意坐在学生中 间,如果觉得某个问题答案不确切或占时间太多,不必重复回答,就举手站起来 发言,以质疑的形式引入下一个话题。起先学生看我举手要求发言都笑了起来, 但很快就接纳了我这位“老同学”。我以合作者的身份上完了这节课,每个问题同 学们都完成的很好。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,纷纷要求“黄河”一节还由他们自己 上,真是“课已逝,趣尤存”。我又感悟到:学生需要的不只是我们被动的辅导, 他们还需要被人赏识;他们需要自我实现,自我尊重;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;需 要有对其他同学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机会;需要做有趣并且有挑战性的事情。 三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,养成勇于创新的品格。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,具有独特的优势。地理亦文亦理,涉及自然科 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,更能激起学生质疑,想象和创造的欲望。